找到相关内容801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

    视巴利语而不重华文。但事实上,现存一切圣典都具部派色彩,而华文圣典富有代表不同部派经律的特色,这要比单一的巴利圣典,更具比较价值;唯有超越部派立场,从种种华文经律与巴利圣典的比较研究中,才能得知“原始圣典”...

    清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889830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不染污。染污者,无明相应;不染污者,无明不相应,如于杌起人想等。染污者,声闻、独觉俱能断尽,亦不现行。不染污者,声闻、独觉虽能断尽,而犹现行;唯有如来毕竟不起,烦恼、习气俱永断故。(大正27.42中-...说法加以探讨。   分别论者认为阿罗汉无退,因为“烦恼断已,毕竟不退”(大正27.311下),亦即:   定无退起诸烦恼义。……如瓶破已,唯有余瓦,不复作瓶;诸阿罗汉亦应如是,金刚喻定破烦恼已,不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禅波罗蜜(下)

      当畏老病死,九种瞋恼23除,如是思惟慈,则得灭瞋毒!   如是等种种因缘,除瞋恚盖。   (3)睡眠盖   睡眠盖者,能破今世三事:欲乐、利乐、福德。能破今世、后世、究竟乐,与死无异,唯有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789888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2)

    念得纯熟的,念念离念,功夫成片,就是古人所讲‘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’。在其他法门、其他宗派里,这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境界,唯有念佛法门最容易。   ‘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’,这是善导大师讲的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6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新、回心向善,多 缘于自以为无过。但事实上,身为凡流,可谓“过恶猬集”。唯有日日知非,方能日日改过 。“一日不知非,即一日安于自足;一日无过可改,即一日无步可进。”⑧不知改过之人, 犹如漏底之器,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论“超越”与中国“三教”的超越方式

    法两执的幻有、假相,是应该被破除的。但它承认某种实有、真相,那就是“识”。但这个“识”并非个体的心识,而是属于客观理念主义的终极存在。进一步说,共有“八识”,其中唯有“阿赖耶识 ”才是那个作为终极理念...

    黄玉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091624.html
  •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

    程子说,   “与道为体”一“与”字,有相与之义。凡言“体”,皆函一“用”字在。体可见,用不可见;川流可见,道不可见;则川流为道之体,而道以善川流之用。此一义也。必有体而后有用,唯有道而后有川流,非有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692086.html
  •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

    重一时,余义颇见宗录,唯有此途白黑无一人得者,为之发病。非意此音猥来入耳,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徳。’其论见重如此。颙于钟山西立隐舍,休沐则归之……每宾友会同,颙虚席晤语,辞韵如流,听者忘倦。兼善《老》、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092197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义净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卷4云:“西方所持锡杖,头上唯有一股铁卷,可容三、二寸。安其錞管,长四、五指。其竿用木,粗细随时,高与肩齐。下安铁纂,可二寸许。其镮或圆或扁,屈合中间可容大指。或六或八,穿安股上,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七)

    分别智,即从现象的总体上观一切皆空,唯有涅盘为实的智慧。这是罗什介绍的整个般若认识过程的一个初级阶段,讲空彻底的小乘派别也可以达到这个阶段。另外,请参第二章「次重问法身并答」注⑩。   ⑤释迦佛出家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2.html